记忆中九十年代我在小城过的元宵节最是热闹。
忙了一个腊月,终于做好过年卤肉炸丸子油馍油果子各种吃食,吃一年最重要的年夜饭。初八前七大姑八大姨也互相拜了年,招待完同事朋友,断断续续再有朋友来家,直忙到正月十五才消停。
元宵节和除夕一样,是全家团圆的日子。小城的这天晚上,大家有同一件大事,就是去市中心看元宵节花灯,大街上看去,不夸张的说是人山人海,“银烛影中明月下,相逢俱是踏灯人”。
附近乡镇的农民下午也坐大轿车、小车、拖拉机过来,城郊的车排成了有一、两公里。
我那时生活在北方小城,也是一个古城,很早就有逛花灯习俗。
不管天气怎么样,正月十五晚上都会全城去广场和繁华街道看灯。“,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灯”,遇见雪天,我最喜欢“踏”雪赏灯,踩着积雪咯吱咯吱的声音,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,心情格外兴奋。
因为那时候除了看电视,并没有太丰富的活动,这一天,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的人都来看灯。
当时上级布置单位学校企业制作花灯,在正月十四挂好,大型的放在广场、公园和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。
灯大多手工制作,用铁丝搭骨架,绷上绢纱、彩纸,好的有玻璃灯。做成大船、汽车、十二生肖、花型、鲤鱼和四大名著人物造型,栩栩如生,或者笨拙可爱。整个街道全是看灯的人流,人们也很守秩序,人流靠右边,很适合“鱼贯而行”这个词。
还有放烟花的,几个大企业在城边上,高楼平台上放很多大烟火,一串串彩色流星划过,或者像散开的大丽花,五彩缤纷,人流就又向那边紧跑起来。家长背着扛着孩子,紧紧抓住大孩子的手,这要丢了可哪里去找。
有时在文化馆大院有猜灯谜活动,文化馆坐落一个中式老建筑,好几进大院子,走进去沿房间两边走廊上方挂着红红绿绿的写了谜语的纸条,院中间拉的细绳子上也挂得密密麻麻,这里来的应该都是喜欢文字的人,带了小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,很多小学中学生。猜到就把纸条扯下来去兑奖,记得我和妈妈猜到一路平安(旅顺)风平浪静(宁波)一些不太难的谜语,兑到铅笔、橡皮擦、牙膏等小奖品也很高兴。后来为了学猜谜语,我买了好几本关于猜谜语的书。
每年看灯差不多都把县城一圈才回家。妈妈进门就煮元宵,只有甜甜蜜蜜吃了元宵,这个年才算圆满。
这几年广场和公园在春节放假前就布置好各种巨型花灯,霓虹闪烁,街灯越来越亮,色彩斑斓,餐厅、酒吧聚餐的人,没那么多人专门在元宵节这天来看灯了,为了保护环境,不放烟花爆竹,逛花灯的热闹场景就成了美好
- 上一篇:去妻因探邻舍枣 舍-去妇因探邻舍早典故-荣事达电热水器配件批发市场 [2024-11-19]
- 下一篇:妈妈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的经典语句发抖音说说,妈妈祝女儿生日快乐的唯美短句--欧宝热水器防水测试视频 [2024-10-1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