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,他对于土木堡之变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,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许多人心目中认为明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就是土木堡之变,这个说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。究竟谁应该为土木堡之变负责?几十万精锐丧失殆尽,名将张辅等人战死。虽然有日后的北京保卫战,此战之后明朝的皇帝就没有出长城一步。有人说都是宦官王振唆使皇帝这么做的,还有人说是皇帝本人的原因。发生土木之变的时候明英宗不过20出头,少年意气风发。想学习先祖太宗宣宗御驾亲征,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。导致了最后的失败,很明显朱祁镇负有主要责任。
011:父亲是宣宗皇帝,祖母干政让他逐渐有不满之心,酿成了悲剧
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,明宣宗朱瞻基最爱的孙贵妃为他生下一位男婴。这就是皇帝长子朱祁镇,次年的时候封孙贵妃为皇后,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。正式确立了储君的身份,也许就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说的一样。朱瞻基迫害他的二叔,酿成了骨肉相残的悲剧。
按照当时发下的毒誓,朱瞻基一定短命。不管怎么样,宣德时代彻底结束了。第二年朱祁镇改年号为正统,尊奉祖母张氏为太皇太后,生母孙氏为皇太后。朱祁镇刚刚继位的时候,宫中传言她打算把皇位传给朱瞻缮。
那一天张太后在大殿中正式宣布了年仅8岁的朱祁镇为皇帝的诏书,这下子群臣的心才开始逐渐放下来。朱祁镇登基的时候不过才8岁,群臣就商议让张太后垂帘听政。没想到遭到张氏断然否决,可朝政依旧把持在张氏手上。
张氏的地位无与伦比,却从来不重用自家人,所以有“五全皇后”的美誉。甚至不允许外戚来干涉朝政,看过电视剧大明风华的人都知道里面的张太后非常自私。弟弟张克检安排他到瓦剌去捞油水,最终惨死。
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,电视剧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。张太后在位期间王振经常遭受打压,这个时候他找上了小皇帝这样的靠山。大家不妨可以想想看,你几岁的时候身边围绕着这么一群人,不带坏也是不可能的。
正统八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,意味着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朱祁镇了。明王朝灭掉元朝后,残余势力逐渐分为鞑靼跟瓦剌,朱棣时期的五次北伐采取谁强打谁的政策,主要是保持平衡。
到了明宣宗至明英宗期间,瓦剌的势力逐渐扩大。草原上一位杰出的英雄也先应运而生,为了讨伐明王朝,经常无故索取赏赐。明朝以天朝上国自居,厚往薄来便是明朝的基本国策。
按照当时的使者数量,也先一度增加到了三千人数。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不满,下令一定要减少赏赐。也先有这么一个借口不断骚扰明朝边境,一场大战迫在眉睫。这个时候朱祁镇年轻气盛,再加上有王振的鼓舞,他就有了亲征的念头。
当时的朝廷军队主力驻扎在外面,一时半会也很难全部聚集。皇帝于是从京城附近临时征调20万人,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。大军出征的时候没有碰上好天气,阴雨连绵。大军到了大同附近,看到身边惨绝人寰的场景,顿时军心大乱。
为了顾及皇帝的颜面,他主张皇帝绕道蔚州。王振老家就在那里,让家乡立马朝气蓬勃。这个时候自私的王振害怕军马踩烂自己的庄稼,建议按照原路返回。大军来到怀来附近,发现辎重没有跟上。
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,瓦剌都是以骑兵为主,很快就追上了明朝主力。双方一较量,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,王振乱军中被杀。瓦剌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得到了明朝皇帝,有了跟明朝叫板的资本。
022:一年的被俘生涯,朝堂上让弟弟朱祁钰为皇帝,多年后发动夺门之变
大明皇帝朱祁镇被活捉,对于这个人质是杀是留他们有不同的看法。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可以通过他来向明朝索要钱财,也先觉得这个提议好,于是放了朱祁镇一条活路。
也先打着皇帝的旗号来诈骗,甚至攻打明朝边境上的一些城市。明朝内部玩玩不能答应,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商量对策,拥戴朱祁钰为皇帝,朱祁镇则成为了太上皇。
如此一来,朱祁镇这个人质便失去了作用。也先毕竟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,把朱祁镇放回去,兄弟二人之间必定展开一场大屠杀。也许那个时候就是瓦剌兴起的绝好时机,景泰元年八月十五日,巡游了草原一年的朱祁镇再次来到了北京城。
兄弟二人见面,首先便是谦虚礼让了一番。景泰帝说:”既然哥哥你已经回来了,那么皇帝的位置就还给你。“朱祁镇说:”天下民心不可违,天位已定,还请弟弟你不要再推脱。“
当上皇帝的景泰帝愈发看自己的哥哥不顺眼,把他安排到南宫,也没有忘记随时监视他。等于说就是软禁,所带的饭菜里多半是发霉之物。期间有一个儿子朱见济,就把哥哥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给废除,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。
可是自个儿子没过几年便夭折而亡,七年的软禁生涯让朱祁镇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四个字的含义。景泰帝的种种作为让他逐渐身体消瘦,景泰八年的时候突然一病不起。石亨等人秘密拥戴太上皇重新登基,有一种说法是景泰帝死于朱祁镇之手。
不管结果如何,最终取得胜利的还是朱祁镇。
033:晚年废除殉葬制度,做的一件大好事
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,再到于谦被杀。似乎我们的印象当中朱祁镇就是一个昏君的形象,大家有这种说法也可以理解。但也不能说自己完全什么事都没做,比如说废除了殉葬制度。
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,首先便开始了殉葬制度。皇帝死后让一些宫女或者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妃的殉葬,本来秦汉以来已经废除。一千多年以后没想到被重新开启,从洪武到永乐,洪熙,宣德都出现过许多殉葬的例子、
有一个成语叫做盖棺而定,我们伟人曾经评价:“明朝除了朱元璋,朱棣两个不识字的皇帝搞得比较好。朱厚照,朱祁镇还搞得稍好之外。其余的皇帝都不好,尽做
大明风华朱瞻基喜欢过胡善祥吗?胡善祥不是处女朱瞻基不知道吗
在1402年的平常的一天,祖上几代为官地大户人家胡府诞下一女,取名胡善祥。
胡善祥受到悉心的照料和良好的教育,认识她的人无不称赞她贤惠懂事,她的美名越传越远,最后传到了皇上朱棣的耳朵里。皇上朱棣喜爱自己的孙子朱瞻基,便为他挑选了胡善祥做媳妇,朱瞻基不敢拒绝,只好照做。其实朱瞻基的心里早已有了别人,那就是与他清莹竹马的孙氏,这样一来孙氏只能为嫔了。
胡善祥一直保持着温和善良的性情,举止优雅得体,不曾有妖媚的姿态,嫁给朱瞻基后也是恪尽职守,简直是无可挑剔的好老婆,认识她的人都发自内心的喜欢她。可朱瞻基的心已经没有空位了。在朱瞻基登上皇位后,作为原配,胡善祥自然成了皇后,孙氏因得宠被封贵妃。她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皇上的冷落,但她依然不屈不挠,保持着善良的本性。
就在孙贵妃为皇上诞下长子后,一道晴空霹雳划过,那时胡善祥生下了两个女儿,皇上朱瞻基借口胡善祥没有儿子又爱生病,还讲了她以前的一些过失,要废了她改立孙贵妃为后。虽然太后和朝中大臣都不同意,但皇上据理力争、坚持如此。
胡善祥被废以后就住在长安宫,赐号静慈法师。张太后为儿媳感到难过,怕她孤单经常请她去清宁宫一起住,宫里有宴会就让她坐在比孙皇后高贵的座位上。
老百姓听说兰质蕙心的胡善祥没有过错就被废了,都替她惋惜。后来也有人问过朱瞻基,当年的废后是否后悔过?朱瞻基表示当时年少冲动。可是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。
宣德十年,三十几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,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坐上了龙椅,孙皇后也成了孙太后。
胡善祥清修十五年后去世,是按照“嫔”的仪式安葬的她。
在孙太后死后,朱祁镇的钱皇后说:“静慈法师没犯错就被废了,大家都碍着你母亲孙太后的面子,死后的葬礼也不合礼数,你要不考虑下给静慈法师恢复名号?”朱祁镇听了这话觉得有点道理,就去找李贤,李贤表示:“你要这么做,我第一个表示赞同,而且我相信其他人也会称赞你。”就这样,朱祁镇给胡善祥修建了陵寝,并追加谥号“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
- 上一篇:大明宫举行登基大典的是哪一个门 [2024-05-21]
- 下一篇:大门后院三块地,一年四季见牛马是什么生肖-大院里头三间房是什么生肖--怎样用优格燃气灶点火视频 [2024-05-21]